規格:HBW 10/3000 200-300
HBW 5/750 200-300
HBW 2.5/187.5 200-300
HBW 10/1000 100-125
HBW 5/250 100-125
HBW 2.5/62.5 100-125
布氏硬度范圍:
范圍為8~650HBW
布氏硬度的測定原理是用一定大小的試驗力F(N),把直徑為D(mm)的淬火鋼球或硬質(zhì)合金球壓入被測金屬的表面(圖1),保持規定時(shí)間后卸除試驗力,用讀數顯微鏡測出壓痕平均直徑d(mm),然后按公式求出布氏硬度HB值,或者根據d從已備好的布氏硬度表中查出HB值。
由于金屬材料有硬有軟,被測工件有厚有薄,有大有小,如果只采用一種標準的試驗力F和壓頭直徑D,就會(huì )出現對某些工件和材料的不適應的現象。因此,在生產(chǎn)中進(jìn)行布氏硬度試驗時(shí),要求能使用不同大小的試驗力和壓頭直徑,對于同一種材料采用不同的F和D進(jìn)行試驗時(shí),能否得到同一的布氏硬度值,關(guān)鍵在于壓痕幾何形狀的相似,即可建立F和D的某種選配關(guān)系,以保證布氏硬度的不變性。
特點(diǎn):一般來(lái)說(shuō),布氏硬度值越小,材料越軟,其壓痕直徑越大;反之,布氏硬度值越大,材料越硬,其壓痕直徑越小。布氏硬度測量的優(yōu)點(diǎn)是具有較高的測量精度,壓痕面積大,能在較大范圍內反映材料的平均硬度,測得的硬度值也較準確,數據重復性強。
應用:布氏硬度測量法適用于鑄鐵、非鐵合金、各種退火及調質(zhì)的鋼材,不宜測定太硬、太小、太薄和表面不允許有較大壓痕的式樣或工件。
國家標準(GB231-84)規定布氏硬度試驗時(shí),常用的0.102F/D的比例為30、10、2.5三種,根據金屬材料的種類(lèi)、試樣硬度范圍和厚度的不同,按下表(布氏硬度試驗規范)選擇試驗壓頭(鋼頭)的直徑D、試驗力F及保持時(shí)間。